近日,新疆玄武巖產業研究院在烏魯木齊正式揭牌并舉辦了產業發展學術研討會。該研究院落戶新疆工程學院,標志著新疆玄武巖纖維產業進入科技創新驅動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
新材料產業是新疆重點打造的"十大產業集群"之一。作為國家四大高性能纖維材料之一,新疆玄武巖纖維產業憑借政策扶持、資源優勢、綠電優勢以及市場需求等多重利好因素,迎來發展的重要機遇期。此次研究院的成立,標志著新疆在整合創新資源、突破產業技術瓶頸方面邁出了重要一步。
在揭牌儀式上,中國科學院院士劉嘉麒作了題為《玄武巖新材料的發展態勢與應用》的主題報告。他表示,新疆豐富的玄武巖資源分布于天山南北麓及準噶爾盆地周邊區域,同時擁有充足的綠色能源,這為"綠電+玄武巖纖維"的綠色生產模式提供了有力支撐。加之新疆作為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的獨特優勢,其玄武巖纖維產業市場前景廣闊。他建議通過研究院平臺,加快研發高端產品,進一步發揮這種綠色高新材料的作用。
劉嘉麒院士與新疆工程學院現場簽署了合作協議,將在該院設立院士工作站,推動產學研用一體化平臺建設。這將為新疆玄武巖纖維產業的創新發展提供重要的人才和技術支持。
新疆不僅擁有豐富的玄武巖礦產資源,在科技創新方面也具備一定基礎。中國科學院新疆理化技術研究所長期致力于高性能玄武巖纖維研究,是國家玄武巖纖維數據庫的研發和維護單位,掌握了國內60多種玄武巖纖維材料的成分、力學性能等關鍵數據。
該所科研團隊還圍繞玄武巖礦產資源的分布情況,建立了全國性的玄武巖礦產資源分布數據平臺,為評估玄武巖成纖特性和實現纖維高性能化提供了重要的科技支撐。此外,通過建立多維度礦石數據庫等創新性研究布局,該所在玄武巖纖維研究領域開辟了新的科研方向。
目前,新疆理化所正與本地企業合作,在木壘縣推進年產2萬噸玄武巖纖維及其復合材料項目,總投資達3.6億元。該項目的產品將應用于光伏支架、風機葉片等新材料和新能源領域。此外,該所科研團隊還著眼于國際前沿科技,提出以月壤/火星壤(主要成分均為玄武巖)為原料制備纖維,并將其用于地外基地建設,服務于載人登月/登火等國家重大工程。目前,該研究團隊是全球唯一使用地球玄武巖、月壤和火星壤制備連續纖維的科研力量。
編輯:金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