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強基煥新 共筑未來”旅游景區新供給新需求對接交流活動之“非物質文化遺產進景區”專場在廣州成功舉辦,本次專場活動匯聚文旅行業精英,共探非遺與景區融合發展新路徑,為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
活動現場,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促進會副會長蔡勁筍以《非遺活化與旅游融合的廣東實踐》為題,分享了廣東通過構建“四維協同”體系,實現非遺與旅游深度融合的卓越成果。他強調,政策支持與非遺資源的精準對接,是推動非遺活態傳承與市場化發展的關鍵。
頂度集團聯合營銷中心總經理鮑龍則展示了集團在非遺保護與文旅融合方面的創新實踐。通過保護體系化、體驗場景化、創新多元化三大策略,頂度集團成功打造了烏鎮、烏江寨等標桿項目,讓非遺技藝在沉浸式體驗中煥發新生,實現了非遺與消費場景、科技藝術的深度融合。
國家文博研究館員周榮林圍繞景德鎮古窯民俗博覽區的非遺傳承經驗展開分享。他表示,景區通過完整保留傳統制瓷工藝,舉辦陶瓷文化節、非遺技藝大賽等活動,不僅讓古老的制瓷技藝在現代旅游場景中重煥生機,還吸引了眾多游客,推動了陶瓷非遺的傳承與發展。
此外,廣州市白云山鳴春谷景區管理中心主任陳梅、江西鑫邦文化旅游投資發展有限公司營銷公司總經理馬增等嘉賓也分享了各自在非遺進景區方面的成功案例與經驗。從“鄭仙傳說”的活態傳承到婺女洲的非遺生態體系構建,每個案例都展示了非遺與景區融合的無限可能。
此次活動的成功舉辦,為文旅行業提供了豐富的經驗借鑒與創新思路。各位嘉賓的分享涵蓋了政策支持、資源整合、場景打造、傳播推廣等多個方面,為非遺與景區的深度融合提供了全方位的解決方案。未來,隨著非遺進景區模式的不斷推廣與深化,相信將有更多游客在欣賞美景的同時,領略到非遺的獨特魅力,共同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展。
編輯:金樂凡